- A+
6月18日中午,盛夏的潮州一片热浪,行人都撑起了遮阳伞。71岁的蔡秀君阿婆匆匆吃过午饭,顶着太阳就往广济桥边跑。和她奔同一方向的还有成千上万潮州市民,他们赶着去看广济桥修复后的模样,以及古桥修复后市里组织的龙舟竞渡。这项活动在潮州已经中断40年了,大家挤在桥边眺望,比过节还热闹。
蔡秀君阿婆讲一口潮汕话,说起古桥来眉飞色舞,“听说上午8点半广济桥要剪彩,我起了个大早,7点半就赶到现场,就想亲眼看看广济桥。广济桥修复工程动工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看一看,恨不得工人师傅进度再快点,3年多了,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广济桥又叫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与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潮州人都会唱一首童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这座古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身,是中国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桥体损坏严重。2003年10月,广济桥一期修复工程正式动工,二期工程2005年10月动工,按广济桥最辉煌时期的样式修复桥上的楼阁、亭屋。“古桥焕彩、名城增辉”,站在滨江长廊临江眺望,修复后的广济桥雄伟壮观,再现了梁舟结合的华丽风姿,气势非凡。同时,潮州市第二届文化旅游节也拉开了大幕。
广济桥承载着每个潮州人的记忆。蔡秀君阿婆说,“小时候,我常随父母到桥上游玩。长大后,我也常来广济桥散步,从桥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欣赏韩江两岸的景色,特别惬意。可惜后来广济桥中段的十八梭船被改造成钢铁架构桥面,步行桥变成通车桥,我只能骑着单车从桥上经过,希望找回年少时的记忆。如今,广济桥又恢复原貌,听说这广济桥的‘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建筑风格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身为潮州人,我感到自豪!”
龙舟赛下午2点半举行,蔡阿婆1点半就到了现场。“潮州有40年没在韩江搞过龙舟赛了,我走了25分钟的路赶过来看比赛。过去韩江堤岸年久失修,现在重视水利建设,韩江变宽了,水变深变清了,两岸的江堤也加固变美了。”
“潮州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人群中的刘泽龙也插话说,“我就住在广济桥东,过去这里是个垃圾场,韩江两岸的道路崎岖不平,遇到洪水,岸上的民居就会被淹。如果不是潮州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这一大批文物古迹怎能得到保护和修复,市里哪能斥巨资对市容市貌进行整治、建设!”
他骄傲地说,“你要是春天来潮州,木棉花红红的落了一地,像花毯一样。你看,过去的垃圾堆变成了休闲广场,江边小路变成了宽100米、长4公里的滨江长廊,桥那边是修复完整的明代古城墙。我们潮州多美!”
潮州变美了!每个潮州人都会骄傲地告诉你,广济桥的修复让他们像过节一样开心。
“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来到潮。”从潮州人爱说的这段民谣,也足见广济桥在潮州文化中的分量。
这几天,蹬三轮车的苏如标师傅特别忙碌。“最近几年生意好,不少外地游客就是冲着潮州独特的文化来的。他们不爱打出租车,喜欢坐我们的三轮车,喜欢在我们的古城里到处转悠,这几天生意尤其好,都不觉得累。”今年58岁的苏如标已蹬了10多年三轮车,开始还担心乘客少,这些年潮州的发展越来越快,游客越来越多,市政府降低减免各种税费,日子越来越舒心。他幽默地说,“每天蹬三轮,挣了钱还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广济桥修复后,游客明显增多,我们的生意以后还会越来越火。”
坐着苏如标师傅的三轮车,徜徉在潮州市的大街小巷,记者发现,广济桥的西岸有广济门、开元寺等景点,太平路牌坊街的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在东岸,有笔架山宋窖等景点。直径2公里的范围内,就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就像一条红线,将江两岸的景点“串”在一起,潮州历史文化旅游区已形成规模。潮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文化产业,1999年以来,潮州共投入2亿多元,用于对全市10多处文物景点的抢救维修,还投入大量资金辟建了开元广场、韩祠广场,有效地改善了文物古迹的周边环境。
近几年来潮州经济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富文化内涵、以文化推动力加大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对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广济桥的修复是一个信号,未来的潮州还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潮州市市长汤锡坤说,“我们将通过广济桥修复等项目,做大做强潮州文化旅游业,提升潮州知名度。”一座古桥,就这样跟城市的发展、百姓的生活连接在一起,见证着一个城市的进步和繁荣。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