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文化叫潮州

  • A+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摘要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很难直接成为一个地方的生产力,但肯定会是一个地方终极的竞争力。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也是一个人的灵魂,人是文化流动的符号。

弘扬潮汕文化,展示潮人风采

2004年,新华网曾登过一则与潮州有关的报道:在由新浪文化与国内若干媒体共同推出“中国最有文化的城市评选”的大型公众调查中,据新浪网友投出的276多万张选票统计,最有文化的十大城市依次是:北京、潮州、香港、广州、深圳、西安、扬州、洛阳、杭州、天津。文中对潮州的文化评点是“潮州——自从匹夫而为百世师的韩愈被贬潮阳(即潮州,引者注),潮州的山水都改姓韩。这里不但有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开元寺,更是潮州文化的代表地区”。虽然网络评选不能成为严肃的论据,但笔者仍然惊讶于潮州竟能上榜,而且排名如此靠前。当时的心情,说不上是激动还是惊喜,只觉得非常意外。潮州,在网民的心中真有这么重吗?近年来,随着“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城”、“潮州菜之乡”等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不断向全国发出,潮州,在国人眼中已不仅仅是有韩愈、有潮州菜、有潮州工夫茶的简单的地方。

有一种文化叫潮州,有一个文化符号是潮州。对于潮州人来说、就是我们的文化叫潮州。潮州,不只是一个地名,一个城市的名字,她首先是历史对于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厚赠,也是历史给全世界潮人永远的礼物。潮州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牢牢地抓住潮州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的富矿,看似从平凡起步,但总以特别登场,总用特色演绎精彩。

笔者一直认同潮州文化是民系文化的观点。潮州文化的潮州,是文化的潮州,是那个承载着1400多年灿烂地方文明发展史的潮州(仅以隋开皇年间潮州始名算起),是那个历史中的潮州府,是那些从潮州府开始带着一种很潮州的目光走向世界的方言相同的子民们的总和;现在,他们或被简称为潮人、新潮人,但“潮”字号的文化印记永恒不变;不管称谓怎样演变,他们都是潮州文化的传播者、享用者、发展者。强调民系文化的特性,并非否认这种地方文化在创生、发展、成熟期的地方烙印,现在的潮州,仍然是这种文化独一无二的源地。

这些年来,有一些地方的潮人,从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潮州文化品种中的一些指称进行更改,但文化的同根同源性、文化的精神内核、文化的表现形式没有改;特别是那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品种,如潮州菜、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等都没有改,从一个侧面看,这正反映出海内外各地潮人对潮州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关爱的不变情怀。

“礼失,求诸野”。潮州因为在历史上虽经“野”过,又因为历史发展的机缘,就演变成“中原古典文化典橱”,这大概也是一种文化发展的“悖论”。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文化品种,在文化源地、文化中心区,可能正在消亡,也可能出现边缘化的现象,但在文化的移民区或移植区,仍然蓬勃生长着。这也是文化发展的自然现象,就像潮州文化中的韩愈现象,对于中原的韩愈文化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及补充。故而,面对这个复杂的话题,我们不妨以“礼失,求诸新”来理解,在这里的“礼”当然是借代文化,非本义。去年以来,在潮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拯救、申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在,已申报成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正在申报的还有9项,其完成和送审的项目数量在省内与广州市并列榜首。然而,潮州文化还必须发扬开放兼容的优秀品性,不断吸取各地潮人群体中的文化新元素,丰富和充实其文化内涵,使潮州文化更具有永恒的魅力、张力和活力。

文化和文明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边界有时依然模糊。简单地说,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由人群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技能与工具等构成;文明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实体,是人类在不同发展时期产生的文化成果。文化推动着文明的发展,文明也反哺并丰富着文化。在当代,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往往是文明先行,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一文化人群中,有如电影、电视和卡啦OK的普及,曾使一些潮人渐渐淡忘了对潮剧的兴趣一样。现在,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也普及了,它究竟是文明还是文化,暂且勿论,但它又将让我们淡忘了什么?这可能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潮州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但仅仅是珍视还不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波中,再让它像过去那样很原生态地自生自灭,若不被同化,也会渐渐消亡。当务之急,应是每一位潮人都行动起来,都能珍惜它、保护它,然后才谈发展它;特别是要在每一位潮人的心中,都能先留出一片供它住下来的净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很难直接成为一个地方的生产力,但肯定会是一个地方终极的竞争力。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也是一个人的灵魂,人是文化流动的符号。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金漆木雕等是潮人祖祖辈辈创造出来的文明,是他们留给后代潮人的文化。这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如果后人只用它讨生活,便已亵渎了它。笔者曾在电视上看到西方一些国家的民族节庆活动,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穿戴传统民俗服装,热闹着一些古老有趣的民俗活动,每一位参与者和观赏者都十分投入,场面真叫人感动。想想人家的文明已够我们学了,而他们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竟也会是我们的老师?当国人如果都不分场合地以西装革履标榜自己的时候,这或许也是文明的进步,但有可能已是文化的没落。他山之石可取,他山之玉更可用,弘扬潮州文化,我们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今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还可以在传统节俗文化上下功夫,在新潮人和小潮人身上下功夫,可以使传统文化更生活化,做足做透文化普及和文化推广的工作。比如在中小学教育中,可增添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小故事、小游戏、小手工、小讲座等,努力使潮州文化后继有人。

说到潮州文化,广济桥(湘子桥)应是一个永远不该被忽视的重要元素。如今,正值它重修焕彩,其意义及影响不可小觑。重修的湘子桥不仅是一个美轮美奂的旅游景点,不仅是著名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在历史上,它是韩江文明之花,它的桥市的繁荣,曾牵动过南中国经济的神经,经济是文化之父,湘子桥带动的经济文明发展,使它成为潮州传统文化的鲜亮脐带。我们确信,“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曾是一种真实的文化存在,而非一种虚拟的文化梦呓。因此,以湘子桥为载体的经济文化活动和文化研究,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与开发。

转载文章
  • 版权声明:作者: 陈远程,来源:潮州日报,发布时间:2007年7月31日15:51:47。全文共 2456 字。
  • 本文摘录自第三方网站,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获取授权请直接联系作者或首发媒体。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